2022年11月30日,OpenAI發布了ChatGPT聊天機器人 (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AI全面、精準而高效的資訊處理與對話能力,在業界、民間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成為使用者增長速度最快的應用程式。民眾逐漸從一開始的震驚、好奇轉至不安,對於其強大的功能產生危機意識:現有的工作、學習模式是否需要檢討修改?人類是否會被取代?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備受矚目的話題。
順應這股潮流,不少網友將ChatGPT轉變為自我檢視甚至是精進的工具,認為AI輔助是為必然的發展,會擔憂自己被取代的只有「單純依賴科技」的人而非「懂得運用科技」的人。究竟在科技革命趨勢之下,網友大多聚焦討論哪些相關話題、又是如何使用這樣的新型AI工具呢?
本報告旨在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ChatGPT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綜覽整體話題趨勢與討論聚集地,並進一步剖析話題討論焦點,了解網友對於該工具的使用情境以及備受關注的意見領袖,彙整最全面、最真實的網路社群口碑。
研究說明
▲研究方法與分析大綱
1-1 ChatGPT話題聲量趨勢
ChatGPT話題夯 網友關注AI對產業、勞動力衝擊
首先統計ChatGPT於2022/11/30發表後,至隔年5/10共約5個月的討論狀況,話題聲量總計28萬餘則。觀察整體趨勢,可以發現ChatGPT甫推出時,並沒有吸引到社群太多的關注,直至12/8由於「股癌 Gooaye」的貼文,分享ChatGPT對於投資的觀點而首先帶起一波討論度,又於2/9之後爆發,且而後每日聲量均維持在千則以上,成為社群上炙手可熱的時事話題,並在2/23迎來討論高峰。
觀察聲量高點備受大量關注的內容,若是從文章內容類型進行剖析,可以發現網友大多關注這樣的新型AI工具是否會衝擊到產業與人類勞動力,感到憂慮進而著重討論;另外透過該工具彙整網路資料的觀點分享,也吸引到不少關注度。
▲ ChatGPT話題討論趨勢與聲量高點話題示例
1-2 討論來源分布與內容屬性概覽
社群網站、討論區聚集85%聲量 乾貨型文章受關注
而觀察網友討論集散地,可以發現以社群網站、討論區兩大來源涵蓋超過8成5的聲量,網友聚集在能夠雙向分享觀點、討論想法的管道。在社群網站及新聞來源,皆以討論「AI對人類的衝擊」、「ChatGPT對世界局勢的觀點」最受大眾關注;而討論區在八卦板上多聚焦「ChatGPT如何使行政更有效率」、以及在西洽板上不少網友討論由於ChatGPT的互動性,能否「使遊戲體驗更逼真」的相關內容。
▲ ChatGPT話題討論來源占比圓餅圖與各來源前3大熱門頻道
若是從頻道內容標籤的角度來看,能夠更精確地看出ChatGPT話題結合哪一類型的頻道內容,更容易受到矚目。首先,新聞頻道多分享新知,相關內容吸引網友的迴響討論;而知識分享、生活分享類型的頻道多於社群談論自己使用AI工具結合工作或是生活的使用心得,甚至是提供訣竅與教學,可見「乾貨型」的文章能夠吸引到網友的交流討論;此外,則大多為政治或金融理財等產業相關內容,民眾關注該技術對政府營運效率以及產業可能的轉機。
▲ 前9大ChatGPT話題相關討論頻道內容標籤【註1】分析
【註1】係使用OpView Insight之頻道內容標籤功能,頻道內容標籤為依頻道發布之內容進行標記,一頻道可有多個內容標籤,種類包含旅遊、美食料理…等等。
1-3 話題好感度表現
ChatGPT討論相對負面 網憂發展不確定性與未知性
接著為了解網友針對ChatGPT話題的好感度,我們統計相關討論文本被標記為正、負評的則數,可以觀察出民眾普遍抱持著相對負面的態度。進一步透過質化分析藉以了解實際討論狀況,觀察正、負評文章示例,可以看出網友大多對於使用ChatGPT進行「創作」的題材影片較有好感,大多對於AI能夠達成的任務感到驚嘆,並且會積極討論如何將生成結果優化、或撰寫更具體的指令以獲得精確結果的方法;而在偏向負面的討論文章中,則能看出網友對於AI的強大感到擔憂,認為急速的科技發展就像雙面刃,若人類還未完整掌握AI的潛能就任憑其不斷進步,勢必會有遭到反撲的一天,甚至有人提到「人類終將毀滅於自己手中」,傳達對於ChatGPT技術的不信任,此外,也有網友用以查詢資訊,並在其提供之資料不符合想像時感到失望。
▲ ChatGPT話題正負評討論聲量【註2】及文章示例
【註2】針對每篇文章進行文字內容的情緒辨識,以語意學習的模型預測各篇文章之正面、負面、中立情緒分數,並以具最高分的情緒作為該則口碑資料結果。
2-1 ChatGPT話題面向剖析
AI未來是否會取代人類?民眾關注各種應用可能性
綜觀整體對於ChatGPT的討論狀況後,接下來我們將針對討論文本進一步進行斷詞、歸納,以便了解在該話題中的關注焦點有哪些,並將話題大致歸納為四個類別。
在各關注焦點中,以發展與隱憂最經常受到提及,ChatGPT作為強大的AI工具,激起了人們的危機意識,網友大多擔憂AI的發展是否有可能「取代」現今「人類」的部份工作,影響到尤其是重複性質工作的勞動力市場;而ChatGPT的應用潛力卻也同時是備受大眾關注的話題面向,從關鍵字詞中可以看出,網友對ChatGPT相關應用的討論十分廣泛,包括專業的「教學」、「翻譯」、「行銷」到娛樂性質的「創作」、「聊天」、「遊戲」,我們從質化分析的角度觀察,可看出民眾對於其抱持樂觀態度,並順應著科技發展的必然性進行更多應用上的延伸討論。
另外在產業相關話題,除了發布ChatGPT的「OpenAI」受到大量關注之外,網友也多將其與科技巨頭「Google」進行比較,觀察其對於產業所造成的各種震盪。
▲ ChatGPT話題文字雲與話題面向歸納
2-2 ChatGPT應用
生成資訊仍需自主查證 網議將取代高重複性作業
接下來,我們彙整並歸納ChatGPT最經常受到大眾討論的應用模式,透過維度分析觀察目前網友們最經常使用ChatGPT進行哪些任務、亦或是關注AI工具於該領域的未來發展,並從各項應用中擷取前10名呈現。
從聲量角度觀測各類型應用,目前以內容創作最受關注。由於過往普遍認為人類與機器最大的差別在於「創意」,然而現今AI不斷進步,其創作能力受到的肯定日增,民眾認為ChatGPT的創作成果雖缺乏較有深度的故事轉折、較細膩的描繪,但完成度仍讓不少人驚嘆,甚至引發「AI著作權」議題的辯論;此外,在專業技能方面如編程、文案企劃撰寫、翻譯等等,許多網友表達藉由ChatGPT生成再進行修改能夠節省大量時間,當中翻譯由於結合AI預測模型,較Google翻譯更貼近一般人的表達形式,進而延伸了其是否為AI普及之後優先遭到淘汰的職業之一。
而若從P/N比觀察,健康建議成為好感度最高的面向,人類對於AI不會因重複作業感到疲勞的特性,認為能夠輔助如問診、衛教等較基礎的工作,但由於其主要是在分擔人類的負荷,而暫時不被認為有取代的可能性、又能提升效率,因此整體好感度較高;學術撰寫方面則因為動搖到「學術倫理」,例如是否能夠使用ChatGPT輔助撰寫作業、如何認定「抄襲」問題、以及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獨立思考等議題,導致在該應用領域的好感度相對較低。總體來說,無論是哪個應用類型,目前網友大多認為在ChatGPT上蒐集到的資訊仍需查證,並非能夠完全信任倚賴。
▲ ChatGPT前10大應用面向聲量與好感度二維圖
2-3 ChatGPT話題意見領袖
影片分享形式較受矚 ChatGPT的政治觀點引發議論
最後,為了解哪些意見領袖能夠帶起民眾對於ChatGPT話題的關注,我們篩選「人物」相關的頻道屬性標籤【註3】,觀察帶動討論的人物有哪些,並且可以觀察到皆以YouTube頻道作者為主,可見在相關話題中,也是以影音分享最能吸引目光。
在各意見領袖間,以老高與小茉吸引到最多人參與話題,由於該頻道擅長以「故事」的形式傳遞新穎複雜的概念,並且結合自己的觀點向大眾分享,觀眾十分踴躍地於留言區互動,紛紛傳達自己對科技進步的隱憂亦或是期待;而陳老師來了、波特王等頻道,則多發布詢問ChatGPT對於政治、世界局勢看法的題材,並且吸引到正反兩派對於該話題的辯論;此外,蘋果妹、小船、小礦工挖挖礦等作者,以教學展示的形式帶動網友對於AI應用、提升人類工作效率的討論,吸引民眾分享自己的使用經驗。
▲ ChatGPT話題熱門意見領袖前10名
【註3】係使用OpView Insight之頻道屬性標籤功能,頻道屬性為依頻道擁有者之特性進行標記,一頻道僅有一種屬性標籤,種類包含品牌、媒體…等等。
結論
Part1 ChatGPT話題討論狀況綜覽
-
ChatGPT話題聲量趨勢:ChatGPT推出後兩個月始吸引到大量關注,網友討論AI對於產業以及人類勞動力的衝擊。
-
討論來源分布與內容屬性概覽:社群網站、討論區等能夠進行雙向觀點分享的管道聚集超過8成5的聲量,並以知識型的內容文章更受到大眾矚目。
-
話題好感度表現:ChatGPT話題整體好感度相對負面,網友大多擔憂其發展不確定性與未知性。。
Part2 ChatGPT討論內容與話題作者剖析
-
ChatGPT話題面向剖析:AI未來取代人類的可能性成話題焦點,民眾關注各種應用發展。
- ChatGPT應用:內容創作成最受關注的應用面向,另外民眾認為其生成的資訊仍需人類自主查證,但不排除未來AI將首先取代高重複性的工作。
- ChatGPT話題意見領袖:YouTuber畫面搭配聲音的分享形式在ChatGPT話題較吸引到網友矚目;頻道作者分享ChatGPT對政治的觀點、亦或是以教學展示自己對於AI工具的應用引發大量討論。
原文刊載於《OpView Social Watch》Vol.177
可至此下載PDF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資料時間:2022.11.30~2023.05.10
資料來源:社群網站、討論區、新聞、部落格 (排除重複留言與非相關討論之抽獎、直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