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報告》從網路聲量探測民意:公眾議題輿情報告

現今有許多公眾議題是藉由社群平台散佈與發酵,政治人物也越來越常在網路上和民眾交流自己的理念與想法,因此在社群網路上累積了大量的輿情聲量,本報告參考我國民眾關心之百大社會課題進行延伸,旨在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台灣民眾對於公眾議題的討論,透過網路聲量的角度來調查13大公眾議題【註1】,從非介入式的輿情內容分析方法,來了解民眾聚焦的公眾議題,探測民意、洞察民心。

民之所欲,長在我心,距離年底九合一大選僅剩不到半年的時間,究竟民眾關心什麼樣的公眾議題?又有什麼政策期待與痛點希望能被回應?除了在疫情影響之下格外受到矚目的防疫成績單之外,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公眾議題的討論也從防疫擴散至經濟、民生等方面,例如「產業轉型」、「旅遊業復甦」等,都是在後疫情時代下受到關注的議題。

研究說明

研究方法與分析大綱

▲研究方法與分析大綱

熱門與潛力公眾議題排行

健康議題熱度居首 烏俄戰爭帶動國防政治議題關注

觀察2022上半年的公眾議題討論,可發現其中以「健康」類議題獲得最高的關注,尤其年初本土疫情爆發後,不少民眾便開始針對國內「防疫」政策進行討論,包含是否應該再次升級三級警戒、疫苗採購與快篩試劑是否充足等話題。「國防政治」類則是討論度第二名的議題,主要是年初爆發烏俄戰爭,使得「國防外交政策」話題再度掀起熱論,包含是否恢復兩年兵制、如何提升國防實力,以及對兩岸關係提出見解。而面對「社會」類議題,網友則多聚焦於「治安」面上,每當「酒駕、暴力、縱火」等社會案件頻傳,便有民眾會針對現行法規與修法提出看法,期盼犯罪率降低。

2022上半年公眾議題關注度排行
▲2022上半年公眾議題【註1】關注度排行

接著再從半年聲量成長率來看,「國際政治與經貿」議題成為熱度上升最快的公眾議題,除了受國際政經局勢的動盪而帶動相關話題討論,民眾對於參選人的相關立場也格外關注,另一方面,六月時中國禁止台灣石斑魚的進口,也引發社群熱議,不少網友便發起呼籲,響應支持台灣漁民,也希望政府能協助漁民開拓多元外銷市場。

而「健康」類的議題則是半年來漲幅超過一半,回顧今年三月初時本土疫情急速升溫,再加上近期猴痘病毒於多國散佈,社會大眾對於流行傳染病的防治意識抬頭,相關話題遂受到高度關注。「勞動權利與薪資」的議題,則是因先前台鐵工會以罷工爭取勞工權利而引起矚目,另外,近來整體物價上升,也引起民眾對於合理薪資的討論,在勞權意識抬頭的背景下,民眾對職場安全與薪資制度等勞動政策都更加關注。

2022上半年公眾議題半年聲量成長率排行
▲2022上半年公眾議題半年聲量成長率排行

公眾議題好感度排行

「教育」議題引家長共鳴 「城鄉建設」使用有感易收獲好評

最後我們從各議題的好感度進行剖析,從下圖中可見,「教育」類議題獲得網友最高的好感度,如社群上常見關於協助「單親、育幼院」等弱勢族群而發起的公益活動,往往都能獲得廣大民眾的響應支持;另外因為疫情影響,「數位學習」模式興起,有許多網友會針對孩子在家遠端學習分享線上資源,如推薦線上課程、學習資源等,獲得網路上家長們的高度共鳴。

「城鄉建設」的議題則是位居好感度第二,觀察討論可發現,主要是因各項基礎建設或交通建設的完成,能有感提升該地區的生活便利性,因此較容易獲得網友們的矚目與正面評價,如六月底新竹「公道三路」正式通車,不少民眾便期待其能「紓解市區塞車」的問題,且對於多給予「一定有改善的」、「有感升級」等好評。

而相對來說,因國際政局的不穩定、社會事件頻傳等不利因素,加上此類議題不確定性與不可控程度較高,網友普遍對於「國際政治與經貿」、「社會」、「國防政治」等議題,持較遲疑、擔憂的態度,也使得好感度相對低落。

2022上半年公眾議題好感度圖表

▲ 2022上半年公眾議題好感度圖表

健康議題 民眾話題焦點拆解

流行「疾病」帶動民眾關注健康訊息與相關資源

接著針對健康議題文本進行斷詞並製成文字雲,以了解網友的關注焦點。民眾在討論健康議題時,關心長輩等「族群」的照護議題,盼政府能及早提出相關政策,來因應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另外,也相當關注「政府單位」對於流行「疾病」的對應「政策措施」,近三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政策變動對民眾生活影響甚大,整體也帶動大眾對官方健康宣導訊息的關注度與討論度。

健康議題相關討論熱詞文字雲及討論面向

▲健康議題相關討論熱詞文字雲及討論面向

此外,除了防疫物資,政府提供的溝通平台等「相關資源」也是受到熱議的項目,民眾普遍談到快篩試劑不足、健保快易通平台出錯等問題,其話題焦點緊扣規劃與下達政策的各級政府單位,並認為準備不足與朝夕令改的政策相當擾民。

健康議題 民眾關注面向剖析

民眾認為政府防疫配套與效率應改善   長者照護政策受矚  

接著,我們從「健康」議題文本中進一步歸納出六大面向,其中,聚集最多討論的是「傳染病防治」,可發現有許多網友分享其確診經歷與後遺症狀況,並將話題延伸至政府防疫政策與確診後的通報流程與管理,有網友認為在本土疫情爆發之前防疫資源準備不夠充足,也有人提及自身經驗表示口服藥的投放不夠即時,認為政府的防疫作為有進步空間。而從好感度的角度出發,可發現民眾對於「整合照護」有著最高的滿意度,細究文本,又以長者的照護最受關注,例如將重陽敬老金部分預算挪用至長照使用的政策就受到熱議,不少民眾認爲此舉是積極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政策準備;而「醫療保險」的部分,主要是不少民眾反映在本土疫情爆發期間,保險理賠受到行政程序與政策變化影響,例如沒有PCR證明、隔離政策變動快速使得保險未能獲理賠等,引起民怨。

健康議題 聲量與好感度圖表

▲健康議題 聲量與好感度圖表

小結

綜觀整份報告來看,健康類議題是民眾當前最關心的公眾議題,而受到國際情勢影響,其次則是關心國際政治與經貿、國防政治等議題,包含整體局勢變化以及參選人的政治立場。另外在社會議題上,則是因社會事件頻傳,且治安攸關民眾生活而受到熱論。

除了上述因傳染病或戰爭等突發性的事件而驅使民眾關注的議題之外,第五大熱門議題則是「能源與資源」的長期議題,自去年臺灣遇百年大旱,陸續實施減壓供水、限水、停耕後,加上今年303大停電後,全台各地又接連發生多起跳電事件,激起國民對於「能源與資源」議題的討論聲量,當氣候危機成為無法迴避的共同課題,政府該如何規劃與平衡有限資源的用度,受到民眾矚目。若對進一步的分析有興趣,歡迎點選下方連結下載完整報告,了解更多公眾議題的民意焦點。

【註1】13大公眾議題說明:國防政治(兩岸關係、外交國防、政黨與選舉等國內外政策相關議題)、社會(治安維護、人權保障、文化傳承與保存等社會相關議題)、城鄉建設(房屋土地建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等促進區域發展之相關議題)、能源與資源(能源如核能、電力供應、水資源、農業資源、石油、天然氣等相關議題)、災害(颱風、地震、水災颱風、地震、水災、環境污染等天然或人為災害防治議題)、勞動權利與薪資(勞資關係、勞工權益、勞基法等勞動相關議題)、健康(新冠疫情、長照、醫療糾紛等健康相關法規決策議題)、人口(少子化、高齡化、原住民權益、弱勢權益等人口議題)、教育(教育資源分配、創新教學、教育改革等教育相關議題)、環境(大氣、水域、生態等環境保護相關議題)、糧食(食安、食品管理等、食品管理等糧食生產與規範相關議題)、經濟與產業(企業生產力、賦稅結構與法規、社會責任等經濟議題)、國際政治與經貿(經濟發展、跨國貿易、國際合作與衝突等國際政治國際合作與衝突等國際政治相關議題)

原文刊載於《OpView Social Watch》Vol.156
可至此下載PDF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資料時間: 2022.01.01-2022.06.30
資料來源: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評論、問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