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報告》台劇崛起突圍 戲劇產業與社群發酵關鍵

本報告旨在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1年至今台劇話題的網路聲量,透過蒐整的輿情數據,將大眾對於台劇的關注面向以量化與質化方式進行剖析,藉此深入洞察社群熱議的內容題材與族群輪廓,提供各界參考並掌握戲劇內容的潛在發展趨勢。

不論影視習慣如何改變,我們仍可從網路輿情的聲量數據中,窺見熱門的戲劇話題重點,掌握社群發酵與擴散的關鍵,藉此了解閱聽人的心聲,搶攻觀眾目光。

台劇產業聲量消長與趨勢

紅遍大街小巷的《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等台灣偶像劇,曾引領著華語的影劇市場,但在全球影視生態的影響之下,光是「傻白甜」的愛情題材已無法滿足台灣民眾的閱聽需求,台灣電視劇的發展因而起起伏伏跌宕了幾年。直到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以社會事件為題,開創台劇新局後,迎來了「台劇大爆發」的熱潮,各類型題材百花齊放,台劇又再次成為網路社群關注的話題。

居家防疫追劇帶動聲量成長,夜間討論多

綜觀2021年以來台劇整體的日聲量討論趨勢,可發現自五月份起,台灣電視劇的產業聲量有較明顯的成長,究其原因,發現除了因有數部如《火神的眼淚》、《斯卡羅》等職人、歷史題材的台劇開播,或如《俗女養成記2》、《國際橋牌社2》等第二季戲劇內容的回歸,讓大眾備感期待之外,更由於多數民眾於居家防疫期間減少外出活動,改以「在家追劇」,因此下半年的產業討論聲量相比上半年,出現數個日聲量破2萬則以上的聲量高峰。

2021年產業日聲量趨勢圖

▲2021年產業日聲量趨勢圖

再觀察日聲量高峰出現的話題與時機,可發現日聲量高峰的熱議內容多與台劇的開播與完結相關,且多出現在週末電視劇(以下簡稱週末劇)播出的時日,可見台灣週末劇確實吸引了閱聽人的目光與關注。

接著,我們排除抽獎活動的討論聲量,以便深入了解網友實質的討論內容。

平均單日主回文小時聲量雷達圖

▲平均單日主回文小時聲量雷達圖

從上方平均單日主回文小時聲量雷達圖可知,夜間的平均單日小時聲量則數以21-23時較多,日間則多集中在中午12時。其中,討論熱度最盛的21至23時,為多數台劇播映之前後時間區段,不少網友會於討論區自主發起「Live實況文」轉發或預告戲劇內容,帶動許多支持與期待該戲劇之網友於底下回應。

除此之外,多部週末劇的官方粉絲團也會發起「映後直播」的活動,讓導演、製作人及演員能在線與觀眾互動。當劇組於直播活動中分享或抒發拍戲時的心情點滴,不少收看直播的網友也會同步留言自身的觀後心得,成功延續了戲劇的討論熱度。另外,12時為日間唯一的高峰時間,依此可知有部分民眾會利用中午用餐時間參與戲劇的話題討論。

台劇話題聲量來源

利用「臉書直播」,創造戲劇的社群互動

了解台灣戲劇產業的聲量趨勢後,接續將透過統計聲量來源網站,觀察網友討論的熱門聚集地。從下方聲量來源網站占比圖可知,Facebook、YouTube及Ptt為三大聲量來源網站。

聲量來源網站占比圖

▲聲量來源網站占比圖

其中,以Facebook與YouTube為聲量最大的兩個社群網站來源,兩者共涵蓋了超過七成的討論聲量,且又以拍攝花絮、精華片段及演員訪談等社群影音內容最能帶起網友的話題討論。

進一步觀察Facebook與YouTube的熱門頻道,發現雖同為社群網站,且都有電視台經營的官方頻道,但兩者在社群互動的模式上略有差異。

三大來源網站熱門頻道聲量排行
▲三大來源網站熱門頻道聲量排行

在Facebook的熱門頻道中以「電視劇」本身經營的粉絲團較多,不少戲劇節目會於Facebook官方粉絲團發起直播活動,進而創造戲劇與觀眾的雙向社群互動;而YouTube的熱門頻道則以「電視台」釋出戲劇全集的影片為主,雖因此累積較多的頻道聲量,但多為網友單向留言的觀後心得,因此與社群間的互動感較弱。

台劇話題熱議焦點

台劇漸朝「日常寫實」題材方向發展

接下來,透過語意斷詞的方式,了解網友在提及台劇話題時的熱議焦點。根據熱議文字雲中出現的字詞,我們可歸納出三組話題焦點,分別是「戲劇資訊」、「題材內容」與「人物刻劃」。

熱議文字雲與歸納面向

▲熱議文字雲與歸納面向

在「戲劇資訊」面向中,可看到「八點檔」、「民視」、「黃金歲月」等熱議字詞出現。細究其討論文本,發現於週間播出的「鄉土八點檔」,因其內容走向愈趨綜藝化,每每於社群平台中引起熱烈的迴響,在網路社群間因而形成一股「八點檔的迷因現象」,更成為時事話題的風向盤。另外在「戲劇資訊」的熱議詞彙中,下半年播出的強檔戲劇,如「斯卡羅」、「火神的眼淚」等週末劇也相當受到矚目。

若要進一步了解週末劇備受關注的原因,從「生活」、「社會」、「事件」等與「題材內容」相關的詞組中,可看出網友對於2021年間台劇的閱聽偏好,更傾向關注「貼近生活」,或以「社會議題」等事件出發的劇情主線。而在這類的劇情腳本中,加入「愛情」、「喜劇」與「職人劇」成分元素的故事較能引發討論。

而從「精神」、「寫實」、「小人物」等熱議字詞,也可看出網友對於劇中細膩的「人物刻劃」常有所共鳴。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一詞的出現,也意味著以「女性」角度出發的寫實題材漸能引起觀眾的討論。

Part 2 台灣職人劇熱度與族群輪廓探索

透過熱議文字雲,可知「社會寫實」、「生活日常」等較貼近人心的內容往往較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其中針對不同職業刻劃的「職人劇」題材,更是因描摹不同行業間人物日常的寫實內容,在近來格外受到矚目,因此以下我們將進一步剖析台灣「職人劇」【註1】,其得以於網路社群中創造高度討論的關鍵要素,藉此了解職人劇的潛在發展方向。

職人劇社群熱度評比

結合日常議題,最易引發「戲如人生」的迴響

一般來說,若要評估戲劇內容的網路討論熱度,我們可透過觀察該戲劇的「聲量數」與「頻道露出數」來綜觀評析戲劇的熱度表現。然而,若要更深入了解戲劇是否成功於播出期間,或在一定的時間區間內維持高度的聲量曝光與話題擴散,我們則可檢視戲劇節目「平均單日」【註2】的討論表現,並依此了解該戲劇的社群擴散力強弱。

台灣職人劇平均單日聲量數與頻道露出數二維圖

▲台灣職人劇平均單日聲量數與頻道露出數二維圖

我們以於2021年播映的六部職人劇為例,進行評析。在二維圖中,愈靠右上位置的戲劇,代表其在網路社群間的討論熱度與擴散廣度有愈佳的表現。在六部戲劇中,或加入偶像、政治元素,或講述不同年代的職業故事,但可發現較趨向右上位置的三部戲劇《火神的眼淚》、《四樓的天堂》、《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皆以「日常」為題,描述現代人的生活樣貌,而更能引發網友關注,如有網友發文表示「演出生活日常,馬上心有戚戚焉」、「演得太貼近生活,所以這麼吸引人」等。其中《火神的眼淚》因結合「救護」打火與「消防」議題,因此在戲劇播映前後更有許多來自醫護公衛、政法界等人士的關注聲量。加上《火神的眼淚》在播映完結後沒多久,又相繼爆發多起火災事件,便有不少「劇中情節真實上演」的討論文本出現,可見當戲劇與生活記憶相關,或實況演出社會問題的戲碼,較能引發觀眾的迴響與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六部職人劇中,僅有《生生世世》為長篇168集的戲劇,其餘五部戲劇平均集數約15集,也可看出當職人劇演出現代人的生活樣貌,其社群熱度與擴散廣度並不一定受制於戲劇長短篇幅製作的影響。

【註1】本報告所觀測之職人劇係指透過刻劃特定職業領域,以帶出該職業背後故事、事件與衝突等,係兼具真實專業與趣味性之戲劇內容(鄭淑,2015。韓國影視講義1:戲劇電視劇劇本創作&類型剖析)。 本處挑選之六部職人劇係於2021年播映,且符合以上「職人劇」定義之戲劇。其中,《國際橋牌社》於2021年9月播出第二季,本處統計係包含該戲劇第一季之聲量與頻道露出數,再將兩季的觀測結果予以加總計算之。
【註2】平均單日之計算方式係統計該戲劇自「首播上映前一個月至播映結束後一個月」之總聲量與頻道露出數,並除以期間總天數。若該戲劇未於2021/10/31前播畢,則其總聲量與頻道數統計至2021/10/31止。

職人劇關注族群剖析

上班族重職場現實,女性社會角色受討論

最後我們以社群熱度與擴散表現較佳的《火神的眼淚》進一步探討關注此部戲劇的族群組成,及其熱門族群又有哪些關注焦點。

首先觀察《火神的眼淚》的族群聲量組成,可看出上班族為較主要的關注族群,且男女族群皆有所關注,又以女性族群的關注聲量較高。從上班族的討論焦點中,可發現部分上班族網友更加關注劇中消防員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如「消防員做安檢還會被刁難」;也會討論消防員的職場環境,如「消防隊人力吃緊哪能請育嬰假」、「如果衝撞長官,(消防員)就別想升遷了」等。

《火神的眼淚》族群討論聲量

▲《火神的眼淚》族群討論聲量

而在女性族群的討論文本可見較多「感性」的發言,而女性族群也往往較不吝於展露對劇中角色的心情,如有不少女性網友在劇中角色殉職後留言寫下「看得好心痛」等心情。此外,女性族群也更會以「女性」角度出發,分析劇中「女性」消眷的態度與心境,如「可以理解產後憂鬱加上過度疲勞,真的隨便一句話就能爆炸」、「身為兩個孩子的媽,我完全可以理解」等。也更會以「女性」角度出發,分析劇中「女性」消眷的態度與心境,如「可以理解產後憂鬱加上過度疲勞,真的隨便一句話就能爆炸」、「身為兩個孩子的媽,我完全可以理解」等。

最後我們從性別的角度出發,了解男性、女性族群於《火神的眼淚》中分別關注焦點內容的異同。

《火神的眼淚》男女族群討論熱詞

▲《火神的眼淚》男女族群討論熱詞

綜觀男女族群的熱議詞彙,可發現雖是討論同一齣戲劇,但兩族群間先後關注的重點與用詞略有差異。以男性族群而言,更多關注貼近「現實」的議題面向,也相較會抒發對於劇中「刁民」現象的不滿,如「刁民的行為讓我一肚子火」、「火神裡面的台灣鯛(刁)都是真的」;反觀女性族群族更先出現對劇組與消防員的「感謝」,如「謝謝火神讓我知道消防醫護人員的辛苦」、「真的謝謝第一線人員的辛勞」等。

另外,觀察男女族群稱呼劇中人物的方式,也可發現男性較多會延伸或討論「演員」本身的演技,並以其真名稱呼之,而女性則相較聚焦於「角色」於劇情中的成長發展。

綜上所述,以描述「職人精神」為切入角度的職人劇,在不同族群間的關注話題雖略有不同,但從網路輿情數據一層層的深入剖析中,我們依舊能梳理出族群所關注話題的仍不脫「日常」二字,也能看出台灣民眾對於戲劇從「脫離現實」的傻白甜戲碼到「貼近現實」的日常劇情,其觀影偏好的改變。

小結

Part 1、台灣戲劇產業話題聲量與趨勢分析

放眼台灣電視劇自瓊瑤劇、偶像劇之後,台灣戲劇至今又吹起了一陣新的內容浪潮,從網路輿情的口碑聲量中,我們可瞥見端倪。

  • 台劇產業聲量消長與趨勢:觀測2021年十個月的日聲量走勢,可發現下半年(5~10月)的戲劇產業聲量呈成長趨勢。若從小時聲量分析,聲量高峰多集中在戲劇播映期間的21-23時,而日間的聲量高峰則落在午間12時的用餐時間。此外,隨著戲劇的播映與完結也都能較大幅度地帶起網路社群的討論聲量。

  • 台劇話題聲量來源:聲量多聚集於社群網站與討論區。社群網站當中又以Facebook與YouTube網站的聲量最多,前者較後者易形成社群間的雙向互動,聲量迴響更高。

  • 台劇話題熱議焦點:話題可歸納為戲劇資訊、題材內容與人物刻劃等三面向。綜合三面向的話題焦點,可知生活化的寫實題材與刻劃人物精神的劇本故事愈趨受到矚目。

Part 2、台灣職人劇熱度與族群輪廓探索

深入不同行業,講述各種職業精神與文化的「職人劇」愈來愈多。兼具娛樂與專業性,職人劇得以造成社群熱度與發展趨勢的原因可從族群口碑聲量中辨析。

  • 職人劇社群熱度評比:戲劇的社群擴散力強弱,除了從聲量與頻道露出總數中計算,「平均單日」的社群指標更可深入了解戲劇於一定時間區段內的熱度與廣度表現。依此指標概念,《火神的眼淚》社群表現最佳。

  • 職人劇關注族群剖析:《火神的眼淚》以貼近生活題材的劇情吸引較多上班族的關注。若分析男女族群關注的焦點內容,可發現兩者的優先序略有不同,男性先關注社會現實問題與演員演技;女性則相較入戲,並較會設身處地分析劇中「女性」角色的立場。

原文刊載於《OpView Social Watch》Vol.140
可至此下載PDF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資料時間:2021/01/01-2021/10/31
資料範圍:社群網站、討論區、部落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