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健康成人的頭髮約有 10 萬根,而每天掉落 50 到 100 根頭髮被視為正常代謝現象,然而部分族群的掉髮數量,卻遠超過此範圍。面對落髮問題,有人焦慮地默默數著掉落的根數、搜尋合適假髮,有人選擇嘗試各種洗髮精與保養方式,努力找回茂密髮量。可見在現代社會中,「落髮」不僅是生理問題,更可能引發心理壓力或外貌焦慮,進一步成為大眾關注的健康議題。
本期 Social Watch 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落髮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從社群數據了解網友對落髮話題的關注趨勢,同時透過社群聆聽來解析消費者意見,提供最真實的社群口碑趨勢給品牌及相關業者作為參考。
研究說明
▲研究方法與分析大綱
1-1 年度聲量趨勢洞察
產後落髮經驗易引共鳴 知識型內容帶動關注
觀察近一年落髮相關話題的討論聲勢,可以看到整體話題熱度穩定,每月平均聲量近 5,000 則。進一步觀察聲量高峰,在 2024 年 11 月時,有媽媽於社團分享產後落髮的照片,引起大量民眾共鳴,也帶動其他網友交流改善方法。接著在 12 月時,有民眾上網發文請益除了多休息、補充營養素之外,還有哪些方式能改善產後落髮;而隔年 4 月,則有網友在發現落髮症狀時,將其誤認為遺傳性禿頭,檢查後才發現實際上罹患了其他疾病,可見一般民眾對於掉髮的認知可能侷限於部分成因,因此容易忽略潛在健康警訊,而打破迷思或提醒健康風險的內容能引起廣泛關注,促使人們重新檢視落髮背後的可能原因。從以上的聲量高點文章中可看出,兼具「真實故事」、「解決經驗」與「知識價值」的話題最容易激起討論與共鳴。因此,品牌若能在行銷過程融合消費者親身經歷分享,並傳達對族群的理解與關心,將有機會引起廣泛討論,也能藉此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
▲落髮話題相關討論月聲量趨勢圖與當月聲量高點文章
1-2 話題聲量聚集地觀測
社群網站聲量逾八成 討論區成意見交流匯集處
接著分析整體討論聲量的來源,可以發現社群網站聚集超過八成的聲量,在上榜的前五名中,其中兩名為品牌粉專,經常透過檔期活動優惠、代言人實穿影片等來吸引注意,也帶動網友在貼文下方進一步詢問商品細節。由此可看出,品牌社群為銷售的重要接觸點之一,若能在社群貼文中即時互動、回應消費者疑問,提供清楚的購買指引,便有機會將討論轉化為實際消費。而討論區以 Dcard 女孩板、閒聊板,以及 Ptt 八卦板等板位匯集不少討論,其中內容大多集中於品牌內衣穿著心得交流,以及挑選內衣時的注意事項等等,顯示網友口碑形成參考依據,降低試錯風險。例如有網友分享終於找到一款小胸穿起來也好看的平口內衣,並用照片呈現穿著時的集中效果與胸型呈現,引發許多擁有相同困擾的女孩在看到效果後產生購買意願。
▲落髮話題聲量來源佔比圓餅圖
▲ 前兩大聲量來源之熱門頻道排行
1-3 網友熱議焦點分析
落髮成因種類多元 頭皮健康成關注焦點
接下來,我們對討論文本進行斷詞與歸納,以了解網友的關注焦點。首先,落髮原因是網友高度矚目的面向之一,討論多圍繞「毛囊」萎縮或受損,以及「營養」攝取不足等和頭皮健康及營養補給相關的主題,希望了解如何從根本開始照顧頭髮;而網友在經歷「疾病」、「腫瘤」等治療所帶來的藥物副作用後,也會到社群上查找其他人的經驗分享。整體來看,落髮成因的討論橫跨毛囊功能、營養供給、內分泌與健康管理,網友的關注面向多元。
另一方面,落髮問題帶來的內外在變化,也是網友關注的焦點之一,例如有網友因為「頭頂」髮量稀疏影響形象,而感到「心情」低落,便選擇購買「假髮」來改善外觀。由此可見,民眾面對落髮造成的外觀變化,除了追求髮況改善之外,也相當注重整體造型與形象管理以減輕心理壓力。而就族群面向來看,「男性」的落髮問題多來自於雄性禿,女性落髮則多與「懷孕」、「更年期」等階段性變化相關。最後,在改善方式方面,從「植髮」、「生髮」等醫療手段,到「飲食」、「中醫」、「食物」等日常調理皆受關注。綜合而言,落髮話題討論已從原因探索,擴展到對外在形象的影響與改善方式的交流,顯示出網友的關注面向不僅有落髮症狀本身,也涵蓋各種應對策略與實際行動。
▲ 落髮話題文字雲與話題面向歸納
2-1 關注族群剖析
男性尋求植髮等快速解方 女性偏重日常養護
接著分析參與話題討論的族群,從上圖可知「男性」與「上班族」是落髮話題的主要關注者,兩者因生理特質與生活型態因素,較可能面臨落髮困擾,因而積極參與相關討論。而進一步透過代表詞註1瞭解男女族群間的關注面向差異,觀察到男性的討論主要集中於「禿頭」、「植髮」、「假髮」、「吃藥」等字詞,著重於如何直接處理落髮情況與尋找具體解方;而女性則以「頭皮」、「毛囊」、「改善」、「壓力」、「產後」等關鍵字為主,更關注頭皮環境、髮質健康與落髮原因的調理與預防。整體而言,男性傾向尋求「根本處理」與立即見效的「外觀改善」的方案,女性則更著重於「日常養護」、「原因管理」與「漸進式改善」,反映出兩者對解決問題的關注層次與心態有所差異。從上述內容可發現不同族群在落髮原因與應對方式上討論多元,下一段我們將進一步針對落髮原因進行分析,探討網友熱議的主要成因與關注焦點。
▲落髮話題關注族群聲量長條圖
▲族群討論代表詞
【註1】族群代表詞係透過演算法計算,得出一族群相對於另一族群更關注的詞彙,進而瞭解各族群關心的話題重點。
2-2 落髮原因排行
產後掉髮經驗帶動交流 化療落髮話題引熱議
最後,我們針對網友討論的主要落髮原因進行分析,從左圖中可看出荷爾蒙與內分泌是最受網友熱議的原因,其中,女性產後體內雌激素下降造成的落髮成為討論焦點之一。細究文本發現,新手媽媽除了會發文詢問產後何時開始掉髮、掉髮量多少,以及可透過哪些食物緩解落髮之外,也有人會拍下自己的掉髮情況,請網友協助判斷是否正常。由此可以發現,產後落髮議題在社群中逐漸從單純的「症狀討論」轉向「經驗分享」與提供「情感支持」。其次,因為醫療與藥物影響造成落髮的相關討論也頗具熱度,例如有人分享自己在化療初期就先剪了短髮讓自己慢慢適應,便引發民眾建議剃光頭不僅能省下洗髮時間,也能讓自己不會看到掉髮量就心疼。另一方面,網友針對遺傳性因素的討論則多聚焦於治療方式與改善效果,例如詢問使用生髮水是否能改善雄性禿、交流植髮手術的效果等等,展現積極尋求解方的態度;同時,也有人開始思考如何調整心態、接受外貌變化。綜上所述,網友不僅關心落髮的外在表徵,也在意不同落髮原因的改善方式,品牌在行銷溝通上若能跨越功效層面,結合知識型的內容說明落髮原因與改善方式間的關聯,將更有機會與消費者建立深層連結。
▲ 網友熱議TOP4落髮原因排行
本期重點整理
Part 1 落髮話題聲量趨勢洞察
- 話題聲量趨勢概覽:近一年落髮話題的相關討論中,「真實經驗分享」最能引發共鳴;兼具「解決經驗」與「知識價值」的內容易帶動討論。
- 話題聲量聚集地觀測:社群網站聲量佔比居冠,討論區位居第二,兩來源的內容以經驗分享、人際互動困擾為主。
- 網友熱議焦點分析:網友關注從毛囊、營養到內分泌與健康管理等多元成因,同時也重視外觀影響;改善方式則涵蓋醫療手段與日常保養。
Part 2 落髮話題潛在商機探索
-
關注族群剖析:落髮話題中上班族與男性因為生活型態與生理因素,成為話題的主要關注者;男性傾向直接處理落髮情況、尋求解決方案,女性則更關注落髮的原因與頭皮調理等面向。
-
落髮原因排行:荷爾蒙與內分泌成最受熱議原因,產後落髮討論由症狀延伸至情感交流;醫療與藥物影響的討論則聚焦於心態調適。
原文刊載於《OpView Social Watch》Vol.235
可至此下載PDF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資料來源: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部落格(排除重複留言與非相關討論之抽獎、直播文)。
資料時間:2024.10.01~2025.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