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報告》年度社群新局勢!板塊變動與產業聲量大解密

社群生態在近兩年快速演變,不同平台逐漸展現出差異化的定位與優勢,各個平台分別適合運用哪種行銷策略,品牌又能夠如何運用 AI 工具輔助,達成精準又高效的行銷策略?

本期 Social Watch 摘錄《2025 意藍 AI 數據年會》的部分內容,將為您解析近 2 年的社群網路聲量發展趨勢,並揭示最新的 AI Agent 行銷應用實例,提供行銷規劃與決策的重要參考。

研究說明

▲研究方法與分析大綱

1-1 網路聲量變化概覽

年初美烏會談等議題掀熱議,七月大罷免帶起二次聲量高峰

首先,綜覽社群口碑聲量的趨勢變化,近年社群聲量呈現明顯的「事件驅動」特性。2024 年第二季因食安、國會法案等政治議題帶動聲量,第三季大眾則轉為關注奧運與颱風天災。進入 2025 年,年初的美烏會談、中配議題以及 7 月的罷免事件,分別推升社群聲量至兩波高點,顯示整體聲量趨勢多受到重大時事牽動。可見品牌若想把握聲量高峰進行曝光,除了長期經營之外更需要靈活回應時事,才能有效放大影響力。

▲近 2 年社群口碑聲量趨勢圖

1-2 整體聲量來源洞察

社群網站仍為聲量大宗 部落格聲量大幅衰退、長文載體式微

接著剖析聲量來源的變化,以了解各平台在討論熱度與互動變化。以聲量的角度觀察,社群網站仍是最大聲量來源,且成長幅度達 13.5%;聲量同樣呈現上漲趨勢的還有新聞來源,且其主文更大幅增加 30%,顯示媒體在討論上的影響力仍不可忽視;相對之下,部落格的聲量衰退最多達 14.9%,可看出網友互動模式正逐步遠離長文載體。

▲ 2025 上半年聲量數與同期聲量變化註1
【註1】本段提及之聲量數據變化分析比較皆以2025年1月至6月聲量對比2024年同期1月至6月。

接著,我們進一步針對重點來源網站進行聲量變化觀察,自 2025 年起,Threads 聲量迅速竄升,成為增幅最大的新興平台,可以發現消費者的討論與互動場域正快速移動。而 Facebook 粉絲團於今年下半年重新回溫,聲量逆勢上升 20%。同時,Google 地點評論因店家積極回覆帶動聲量增加 12%,突顯互動參與對聲量的直接影響。相對之下,Google Play、App Store 等評論資料源,以及巴哈姆特、Dcard、PTT 等傳統討論區聲量皆出現雙位數下滑,顯示網友互動重心正由傳統論壇轉向新興平台。整體而言,社群來源的變化不僅反映平台更替,更揭示消費者行為的轉向。對品牌而言,唯有持續追蹤不同平台的互動模式,並根據各來源特性調整行銷策略,才能有效掌握消費者脈動,才能抓住新興場域帶來的機會。

▲ 來源網站聲量變化註2
【註2】本段提及之 HoH 為以 2025 年 1 至 6 月聲量對比 2024 年 7 至 12 月聲量,YoY 則是以 2025 年 1 至 6 月聲量對比去年同期 2024 年 1 至 6 月聲量。後續章節亦同。

2-1 各產業聲量分布概覽

百貨零售成最受關注產業,科技業聲量成長率奪冠/h3>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從產業別的角度一覽整體聲量分布的變化。在 2025 年上半年,百貨零售產業以及金融壽險證券產業皆以突破 1,000 萬的聲量數,分別位居第一及第二。不過在聲量成長率方面,成長率前二高的產業則是科技產業與醫美產業。

▲2025 年上半年各產業聲量統計​

進一步觀察科技與醫美產業的聲量來源,可以發現科技產業聲量來源以社群網站為重鎮,討論多圍繞民眾對台積電赴美設廠的意見與立場比較,討論區則延伸出更多對產業前景的辯論。另一方面,醫美產業也以社群網站的聲量為大宗,從中我們可觀察到部分醫師開始同步經營新興社群平台如 Threads,以擴大觸及與影響力;而在討論區中,具請益與經驗交流性質的社團聲量亦持續提升,顯示醫美市場中各種需求關注度的上升。

▲科技與醫美產業聲量統計

2-2 醫美產業聲量來源解析

論壇、人物頻道聲量占比較高,KOL 合作、療程心得成網友熱議話題

接著使用屬性標籤針對醫美產業的聲量來源做分析,從上圖中可發現,2025 年上半年以論壇、人物頻道聲量占比較高,其中論壇屬性又以 Dcard 與 PTT 為核心,合計聲量占比近九成,討論內容多聚焦於醫美經驗分享及術前術後比較,因其具備高度真實性與參考價值,能有效帶動網友交流,亦成為品牌進行口碑行銷的重要場域。至於人物類型頻道則以 Instagram 與 Facebook 為主,分別占近 39% 和 35%。進一步觀察,發現聲量多來自與醫美品牌合作的 KOL 透過短影音形式於社群分享醫美施作心得及療程紀錄,吸引大量網友留言詢問,顯示與 KOL 合作已成為醫美產業的行銷策略趨勢。另外,其他類型頻道的討論面向較多元,包含療程痛感排行分享與醫師推薦內容,進一步擴展了醫美話題的討論深度與廣度。

▲2025 年上半年醫美產業聲量來源

附錄 AI 應用案例_以 KOL 合作為例

AI Agent 推薦合適的 KOL 清單,四大面向評估風險助決策

看完上述醫美產業的案例,若品牌想透過 AI 助力 KOL 合作行銷策略,可以使用哪個工具,以及應該透過哪些標準判斷人選是否合適呢?

品牌可以使用 OpView 最新推出的 AI Agent 功能, 不僅準確度高,只需使用口語文字輸入即可操作,對初學者來說也很好上手。品牌可以透過 AI Agent 找出合適的 KOL,而 AI Agent 在提供推薦人選時也會一併附上推薦理由,提供更多的判斷資訊。在使用 AI Agent 功能時,使用者設定好主題、觀測時間與來源後,系統便會依設定產出總聲量,並將文章歸納成主要的討論面向。

▲ AI Agent 問答示意圖

接著,使用者可以選擇自行發問或透過系統預設按鈕進行問答。上圖是以自行發問的方式,請 AI Agent 分別提供 不同社群網站各 3 位 KOL 作為參考清單,並根據判斷標準各推薦最合適的合作人選。透過此種方式,品牌便可以一次綜覽不同人選的合作效益分析,加速行銷決策效率。

除此之外,使用者也可以請 AI Agent 進一步針對回答中的 KOL 名單提供判斷指標,例如透過主題內容貼文平均按讚數與平均留言數等,藉由各項數據幫助品牌方能夠更精準找出合適的 KOL 合作人選,制定更精準的行銷合作策略。

▲ KOL 合作效益判斷指標與評估

以醫美產業為例,在 Instagram 與 YouTube 兩個社群網站,AI Agent 結合數據與 KOL 的形象特色各提出了三個 KOL 候選人。其中,Instagram 的合作推薦人選為「 Sunny Wang 王陽明」,藉由具權威性與影響力的特色,不僅能為品牌帶來高互動成效外,亦能有效傳遞高端醫美品牌形象;YouTube 則以擅長用真實體驗帶出產品細節「尼克&ASHLY」為首選,兼具專業與親和力的內容,能深化醫美品牌與受眾之間的信任與共鳴。

在 KOL 合作策略中,除了關注影響力與互動率,風險評估也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品牌可以藉由 OpView 平台,針對 KOL 的公開言論、社群互動與媒體報導進行聲量監測,並從中辨識潛在爭議。​下圖中我們分別根據政治議題、非法行為、性相關爭議以及道德爭議對四位 KOL 進行聲量分析,藉此了解他們在這四大議題上的討論聲量。

透過以下四大面向,品牌可以更全面評估合作的適配性,不僅有助於預防公關危機,也能協助行銷團隊確保品牌形象與合作對象的價值觀一致​,為品牌加分。

▲ KOL 形象風險評估四大面向 示意圖

結論

【Part1】與去年下半年相比,社群網站、地點評論聲量呈現上升趨勢,討論區聲量則逐步下滑。其中,Threads 聲量快速躍升,已成為社群網站中的第二大聲量來源,僅次於 Facebook 粉絲團。

【Part2】科技與醫美產業為聲量成長率最高的兩大產業,科技業主要因政治相關議題帶動聲量大幅增加,而醫美產業則受益於網友醫美經驗分享、醫師跨平台經營與 KOL 合作推廣,使聲量顯著成長。

【附錄】AI Agent 可協助品牌鎖定具影響力的 KOL,並提供相關數據與推薦理由,幫助企業更精準地規劃行銷策略。

原文刊載於《OpView Social Watch》Vol.234
可至此下載PDF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資料來源: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評論、部落格、問答網站(排除重複留言與非相關討論之抽獎、直播文)。
資料時間:2024/01/01 – 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