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報告》日常中的濃醇風味:咖啡話題聲量探索與商機洞察

在台灣,咖啡早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上班通勤時手拿一杯,或是午後在咖啡廳小歇片刻,都是日常中再熟悉不過的情境。不僅連鎖咖啡品牌遍地開花,各式特色咖啡館也在大街小巷中興起,展現市場的活力與競爭力;從便利的即溶咖啡、到便利商店的即飲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多元的生活需求,也帶動咖啡產業持續創新。

本期Social Watch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咖啡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從社群數據的角度洞察社群上的咖啡話題焦點,同時透過社群聆聽來解析消費者需求,提供最真實的社群口碑趨勢以供品牌及相關業者作為參考。

研究說明

▲研究方法與分析大綱

1-1 咖啡話題聲量趨勢調查

咖啡話題日常討論度高 海外品牌進駐吸關注

首先觀察近一年內咖啡相關討論的聲量趨勢,可以發現每月平均聲量突破24萬則,顯示咖啡不僅是高度生活化的日常話題,也具備穩定且廣泛的社群關注基礎。進一步觀察聲量高峰月份,首先在2025年三月時,立委羅智強於臉書分享「走街累了就坐下來喝一杯拿鐵」的貼文,引來眾多支持者留言打氣,其中也不乏網友提及自身「喝咖啡提神續力」的生活習慣。

接著在5月,粉專「台南式 Tainan Style」分享日本知名咖啡品牌進駐台南的消息,貼文除介紹品牌背景,也著重描繪由日本建築師改造老屋、融合地景美學的場域特色,吸引網友留言揪團探店,顯示若能結合在地文化與情境式敘事,更能有效擴大社群共鳴。最後在6月時,一則關於顧客不耐等候手沖咖啡、因而與店員爆發衝突的新聞引起關注,網友留言道「手沖本來就是一杯杯慢沖出品的」,認為若要講求效率則應選擇至超商購買或自己沖泡即溶咖啡;但此事也凸顯,從服務流程到等候時間,都是影響整體消費體驗的重要因素。

▲咖啡話題相關討論月聲量趨勢圖與當月聲量高點文章

1-2 咖啡話題聚集地觀測

社群網站聲量逾八成 FB粉絲團成主要討論集散地

接著分析整體討論聲量的來源,可以發現社群網站聚集超過八成的聲量,舉其中排名第一的 Facebook 粉絲團「温咖啡」為例,老闆透過咖啡杯外包裝的經典語錄貼紙,吸引大量網友分享與留言互動,進而增加品牌的曝光度、黏著度。而新聞來源中則多聚焦於健康相關議題,如飲用咖啡的益處、咖啡杯的材質安全性材質等,也包含各大超商、連鎖店的特價活動資訊。

此外,討論區以八卦、咖啡等板位匯集不少討論,大多集中於問卦與心得分享,例如「對於厭氧發酵的一些想法」、「美式是不是容錯率很高的沖泡方式?」等;另有不少網友關心居家沖煮設備如何挑選,在選購階段便會提出個人預算及需求,請益適合的咖啡機如「求推薦美式咖啡機(內有選手)」、「新手適合K-ULTRA還是ZP6?」。可見整體而言,無論是咖啡本身或相關器材,許多網友相當仰賴他人經驗與社群回饋,並期待能在合理價格區間內找到適配商品。

▲咖啡話題聲量來源占比圓餅圖

▲前三大聲量網站之熱門頻道排行

1-3 咖啡話題網友熱議焦點分析

購買通路討論熱度高 飲品風味反映消費偏好

綜觀咖啡話題的整體聲量趨勢、聚集地後,接下來我們針對討論文本進一步進行斷詞、歸納,以便了解網友關注的焦點有哪些。首先,咖啡的購買通路與品牌是網友們熱烈關注的面向之一,無論是在咖啡廳享受放鬆氛圍,或到各大超商門市買杯快速又便利的現煮咖啡,都是民眾經常提及的生活情境。不少人也樂於交流自身在不同店家的必點品項,並圍繞飲品的口感與風味展開討論,抑或分享私藏的「客製化點法」,特濃、厚乳等詞彙成為熱門關鍵字,顯示消費者在選購門市咖啡時,不僅重視濃淡,也在意風味是否能根據自己的口味彈性調整。除了咖啡的飲用感受外,喝咖啡時的餐食搭配也是網友討論的焦點之一,如許多民眾認為甜點、冰淇淋等食物能中和咖啡的苦澀,而咖啡也能中和口腔的油膩感,兩者相輔相成,提升整體口感層次。最後,提神、上班等關鍵字則顯示了民眾的飲用動機,如有網友便分享自己每天都要喝2杯以上的超商咖啡,引發其他人共鳴,由此可見咖啡早已不僅是飲品,更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提神夥伴。從文字雲亦可看出,網友關注的焦點多集中在「門市」、「咖啡廳」和「超商咖啡」等面向,顯示消費者對「門市現煮咖啡」市場的高關注度。

 

▲ 咖啡話題文字雲與話題面向歸納

2-1 門市現煮咖啡選購考量解析

價格優惠最受熱議 不同店家同品項引討論

從前段中得知「門市現煮咖啡」備受網友關注,因此本段我們將深入探討影響消費者購買門市現煮咖啡的關鍵因素。由上圖可見,「價格優惠」為最受熱議的面向,細究文本則觀察到其中又以「超商優惠」引發最多網友討論;除了品牌本身會分享優惠資訊外,不少民眾也會定期於各大社群平台轉發買一送一、寄杯優惠等情報。不過,有部分網友則留言表示對優惠僅限於特定品項感到可惜,期望能擁有更多選擇彈性。另外,「飲品品項」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觀察社群上的討論與分享,發現品牌經常搭配季節變化或行銷檔期推出期間限定口味,易吸引民眾購買嘗鮮,像是咖啡融合古早味食品的新品便掀起討論熱潮,讓許多人大讚「喚起自己小時候的記憶」。另一方面,「異業合作」也是網友關注的面向之一,如品牌與插畫家或卡通IP合作推出聯名杯款、限定杯套或系列餐點,皆會吸引消費者到店拍照打卡,並在社群上分享、留言標註朋友,引發熱烈互動,進而為店家與品牌帶來許多曝光效益。

▲門市現煮咖啡選購要素排行

2-2 話題意見領袖盤點

陪沈團咖啡廳特輯引共鳴 近物拍攝手法更吸睛

最後我們觀察帶動相關話題討論的熱門人物頻道【註1】,以了解在話題當中的意見領袖。在排行榜前5名的人物頻道中,Youtuber「陪沈團」影片精選台南的有冷氣咖啡廳,分享夏日納涼好去處,不僅引來粉絲稱讚實用,更有在地人表示其推薦的咖啡廳「含金量超高」;而Youtuber「內內 Nene」則拍片分享質感咖啡老宅咖啡廳,除了用心介紹外觀裝潢及餐點,該影片也和花蓮當地的社福團體合作,收穫眾多網友好評。此外,Facebook粉專「周花花,甲飽沒」在介紹咖啡廳資訊時也一併分享周邊免費景點,提供網友更豐富的行程建議,創造良好互動。最後,Instagram帳號「Hi, I’m Mardi」則透過短影片介紹咖啡廳的特色甜點,以簡潔俐落的拍攝手法近距離呈現商品樣貌,也引發網友留言「顏值好高、好想吃」;「Liz素食主義者」則透過圖文分享在咖啡廳取景拍照的成果,引發網友留言表示自己也想前往打卡。

▲話題熱門意見領袖前5名

本期重點整理

Part 1 咖啡話題整體趨勢洞察

    • 咖啡話題聲量趨勢調查:近一年咖啡話題始終維持一定的熱度,其中粉專「台南式 Tainan Style」分享日本知名咖啡品牌進駐台南的消息帶動討論;有顧客購買手沖咖啡卻無法接受久候,而與店員起衝突的事件也引起網友關注。

    • 咖啡話題聚集地觀測:社群網站為聲量聚集重鎮、佔比逾八成五;新聞則為次要聲量來源,討論話題包含各大品牌特價活動資訊與健康相關議題。

咖啡話題網友熱議焦點分析:門市及咖啡廳等現煮咖啡成主要關注話題;各通路飲品風味及口感也成網友熱議焦點。

Part 2 門市現煮咖啡市場商機探索

  • 門市現煮咖啡選購考量解析:價格優惠及品項豐富性引發最多討論,飲品風味表現亦受熱議;網友常針對各大品牌的同品項進行比較,相關討論熱烈。

  • 話題意見領袖盤點:Youtuber「陪沈團」開箱介紹城市咖啡廳引共鳴;KOL 以 Instagram 圖文及短影片形式介紹景點易引起網友迴響。

原文刊載於《OpView Social Watch》Vol.223
可至此下載PDF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資料來源::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部落格、地點評論(排除重複留言之抽獎文)
資料時間:2024.07.01~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