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0日有關「缺水」議題的討論聲量,以日為單位,觀察聲量漲幅的波動與變化。
本文亮點
「水」是日常生活所需,不論喝水、洗澡大小事都跟「水」拖不了干係,但近來因降水量不足,中南部水庫乾涸的消息頻起,引起民眾憂心,而政府為「解水荒」所採取的各項政策,讓網路上出現許多關於「送水」、「節水」、「限水」等水資源的討論聲量。
2月24日水庫蓄水率創歷史新低引發網路聲量
由於從去年下半年至今的降雨量,只有歷史平均值的2至4成,2月24日經濟部水利署拉警報,表示中南部部分地區的水情亮起橙色警示燈,將進入減量供水的階段,因此,部份半導體廠區啟動「以車載水」的演練以因應限水措施。然而作為國家經濟支柱的科學園區用水量極大,遭逢嚴峻的缺水狀況恐會影響產品生產,因此經濟部長王美花在3月5日受訪時說道,科學園區在旱災期間的用水需求可透過鑿井取用,引起網友一陣討論。
▲缺水問題近30日討論聲量
蔡英文總統則在3月7日發文表達,目前水情是過去56年來最嚴重的時刻,會盡一切努力穩定供水,並呼籲民眾節約用水,共度挑戰。而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則說,缺水根源為大眾浪費水資源,因此應該長期規畫,根除源頭。過了約一星期後,3月13日台北市長柯文哲也發文示意面對旱象,應該提前預防,像北水處已著手長達20年的「供水管網改善計畫」汰換老舊管線,使漏水率下降,近來也透過水利排砂,讓淤積量降低,此一主動防漏行動,讓台北在這次缺水危機中,不但能有備無患,還能將北水南送至新竹、苗栗地區,支援南台灣用水。
北市送水計畫 民眾看法兩極
針對北市長柯文哲「供水管網」送水支援其他縣市的貼文,掀起民眾的熱烈討論,有網友對此事抱持正面態度,認為柯市長未雨綢繆,提早將管線汰舊換新,主動加強防漏措施,真正替人民設想,將時間和資源利用的恰到好處,為一超前部署,使得大台北地區能夠在嚴酷的旱災中倖免。然而,負面聲量則覺得,導致缺水的根本問題為久旱不雨,和管網改善計畫無關,若是水庫真有漏洞,早已潰堤,且漏水率的減少是歷任市長的慣例工程,不全然是柯市長的功勞。
▲供水管網計畫網友正負面聲量
缺水已是台灣經年累月的問題,只要許久未下雨或是較少颱風登陸,就容易面臨旱象問題,民眾除了依靠政府的相關應對工程,也應同步建立節約用水的觀念與習慣,水資源方可有效利用。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資料時間:2021/02/17~2021/03/18
資料範圍: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回文(排除抽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