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趨勢力》其實你根本沒有有效區隔客戶—建立行為標籤,業績一飛沖天

  • Post category:dcplus
  • Post author:

只要是行銷人,都知道要建立標籤,然而傳統的分類標籤其實都是無效的,在進行標籤優化之前,《dcplus 數位行銷實戰家》帶各位先一起來看看「內容電商」這個概念。

你知道內容電商是什麼嗎?有些人會問直播購物算不算?請你回想一下,那些賣服飾的直播主是不是常常提倡「最低下殺 7 折」等價格優惠?然而請記住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電商一旦和價格掛勾,就無法做品牌行銷。

內容電商概念與關聯

內容電商可以分為UGC(用戶生產內容)、OGC(職業生產內容)和PGC(專業生產內容),其實現在 OGC 和 PGC 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普遍來說,就是專業生產內容的提供者。

而內容行銷其實就像一個天平的兩端:若過度強調商業導向,往往會拉低收視率,而且如果邀請知名導演或拍攝團隊,往往會產生品牌包袱,干預廣告創作;然而若一味地追求用戶導向,例如內容總是充斥著潮流新梗,往往也會因為靈感用盡,而落入瓶頸。

行銷的最終目的當然是要促進銷售,前面說了那麼多關於內容的產生方式,然而內容與銷售的關聯卻往往不是那麼直接,因此就要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建立客戶的行為標籤。

有了行為標籤之後,我們便可以建立目標對象名單,將名單送到關鍵字廣告系統中,就可以針對特定對象,提供獨一無二的廣告素材,以及傳遞的媒介。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裝置的差異會帶來極大的影響,例如手機頁面能夠展示的資訊量往往比較少,因此最簡單的做法就是針對手機,撰寫比較短的文案內容。

行銷人應該都聽過「再行銷」這個名詞吧?再行銷其實就是行為標籤的一種應用,我們根據客戶過去的搜尋行為,標上行為標籤,並在他們下一次搜尋時,展示不一樣的搜尋結果,可想而知,客戶點擊的機率一定會大大地提升。舉例來說,品牌字通常都是出現在消費後,畢竟客戶在消費前,根本還不認識你的品牌,更不可能點擊你的廣告。

精準行銷漏斗

當你的行為標籤愈來愈精準時,便可以從標籤中進行相似受眾的延伸,來開發新客戶。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從購物車階段進行分類:針對瀏覽過網站的客戶,可以做品牌宣傳;針對放進購物車的客戶,可以進行購物車使用研究;而針對買過的客戶,則可以推行活動,而不是繼續推廣產品,並請記得設立曝光上限,免得客戶一直看見廣告而產生反感。

總結來說,建立標籤的基礎就是分析消費者的行為旅程,並根據不同情境下的使用狀況進行區隔,才能達到最有效的溝通。

原文出處:其實你根本沒有有效區隔客戶 – 建立行為標籤,業績一飛沖天


聯盟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