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資料時間:2017/11/24~2018/2/20
資料範圍:討論區、社群網站、部落格、新聞
當四周人們總是三不五時地拿起手機,關心自己那位出走多時的寶貝兒子何時歸家,你是露出了然一笑,還是滿頭霧水呢?
《旅行青蛙》(日文原名「旅かえる」)這款由日本遊戲公司「Hit-Point」在去年11月24日首先釋出Android版的手機遊戲(同年12月6日釋出iOS版),擁有療癒手繪風及規則簡易的特色,雖然沒有中文化,但卻攻入了華人市場,短短幾個月內先席捲了中國再延燒到台灣。
本次社群研究室觀察2017年11月24日至2018年2月20日,帶您一同回顧這短短幾個月內,就傳播面來看,這隻不受控的小青蛙,如何從默默無名,一躍成人人引頸期盼歸家的「我家蛙蛙」。
中國意外翻紅 延燒台灣
兩岸頻繁的經貿往來與日益增強的資訊對流,流行的交互影響成為常態,由「百度」與「Google台灣」關鍵字搜尋指數相比來看,中國早台灣約一個禮拜,於1/24達搜尋高峰,期間除了大眾社交分享外,品牌也大借旅蛙梗宣傳自家形象,雖作法不一引發侵權疑慮,但一二線大廠相繼借梗廣宣之下也將旅蛙名氣大幅拉抬。
隨著旅蛙在中國App Store免費遊戲登上冠軍寶座,並引發搜尋高峰後,台灣知名度也陡然攀升。Google的《旅行青蛙》搜尋熱度與輿情走勢可看出大致相仿,高峰期落於1/31~2/2之間。
▲ 百度指數─關鍵詞《旅行青蛙》趨勢
▲ 《旅行青蛙》OpView聲量暨Google搜索熱度
來源: Google Trends探索(台灣地區)
旅蛙延燒脈絡一把抓
分析旅蛙爆紅的前期推手有哪些元素,進一步將爆紅前期分為兩段:11/24-1/24與1/25~1/30,分別觀察傳播路徑,了解爆紅的脈絡。
2017/11/24~2018/1/24
遊戲上市前兩個月內,台灣的討論仍偏低,主要集中在遊戲類社群的分享,名人與個人分享則較為零散且接近於後期才開始增加,顯現此遊戲一開始並未引起太高的關注。
排名 | 頻道 | 聲量 | 類型 |
1 | Ptt > mobile-game | 287 | 遊戲社群 |
2 | facebook粉絲團 > niusnews 妞新聞 | 140 | 媒體 |
3 | facebook粉絲團 >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 76 | 媒體 |
4 | facebook粉絲團 > 穆熙妍 Crystal Mu | 60 | 主持人 |
5 | Plurk搜尋 > Plurk搜尋 | 55 | 社交平台 |
6 | facebook粉絲團 > 新聞主播 李亞蒨 | 44 | 主播 |
7 | facebook粉絲團 > DebbyW∞ | 20 | 插畫家 |
8 | Sina新聞 > 台灣科技 | 19 | 媒體 |
9 | 校園聊天-Dcard > 遊戲 | 19 | 遊戲社群 |
10 | Youtube觀看次數最多 > 遊戲 | 17 | 遊戲影音 |
▲《旅行青蛙》11/24~1/24聲量累計前10大頻道
2018/1/25~1/30
自中國爆紅後,針對每日前10大頻道觀察,可發現遊戲專版的影響力逐漸削弱,由手遊愛好者逐漸轉為媒體與名人的分享串聯,特別是前期發揮最大影響力者─五月天阿信[註1],連發兩則貼文,抓住不少人眼球。
除了演藝娛樂業,行銷業、插畫圈、醫學教育等領域的網路知名人士也紛紛分享圖片或是藉勢發表現象感想,加之媒體抓準話題性不斷炒熱,促進更多人嘗鮮加入,讓小蛙魅力一路延燒至台灣。
[註1] 若以本次整體觀測期間(11/24~2018/2/20)來看,名人官方之單一頻道計算,聲量累計前三名者皆為臉書,分別是:Nuomi ‘ s 諾米(插畫改編)、五月天 阿信 (截圖分享、文字敘述)、宛宛兒(攻略分享)。
▲《旅行青蛙》單日聲量累計前10大頻道
品牌借梗運用 旅蛙無所不在
除了名人、媒體加持,各家品牌當然也沒有缺席,順勢搭上這股旅蛙風,可說社群平台、媒體頻道多方刺激下,火紅程度到了即便不養蛙,也看過蛙照的程度。
排名 | 頻道 | 觀測期間累計聲量 | 標題 |
1 | fb粉絲團 >86小舖 | 5,240 | 蛙友有福了 快快曬出你的旅蛙照 有機會到日本善光寺祈… |
2 | fb粉絲團 > shopping99.com | 2,794 | 【留言A獎】隨機抽3名粉絲送小禮物 冷冷的冬天裡,是什麼東西讓蛙蛙暖呼呼的呢… |
3 | fb粉絲團 > 台灣虎航 | 1,869 | 【 蛙遊日本不在家,台灣虎航送你去團圓 】你養蛙了沒?小編的辦公室現在人手… |
4 | fb粉絲團 > 好事多俱樂部 | 1,856 | 我的青蛙都不在家… #大家的呢#真的有一種當媽的感覺 |
5 | fb粉絲團 > 乳香世家 | 1,397 | 【蛙蛙終於回來了!蛙爸蛙媽的心聲~】每隻蛙蛙的個性都不太一樣,有的早早回家有… |
▲《旅行青蛙》聲量累計前五大品牌文章
回到遊戲本身,從笑稱遊戲具有「佛性」、「放置性」,抑或是體驗「當父母」、「養孩子」的玩家被動性,不按常理出牌的遊戲體驗,形成與別款遊戲的最大差別。
▲《旅行青蛙》詞頻關鍵字文字雲
如果您也開始有點興趣,卻又因為沒有中文介面而怯生的話,推薦您本次觀測期間中最熱門的攻略影片,三分鐘即可輕鬆上手現今最夯的手遊!
![]() | 社群研究員 Lisa Tu 夥伴暨事業發展部 內容規劃師 曾任職於百貨通路企劃,現職行銷與數據分析,喜歡研究產業與時下熱門議題,找尋有趣的社群現象與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