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報告》『聖誕節交換禮物調查』 網友最不想收到的禮物前20名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觀測期間:2014.01.01~2016.11.31
分析範圍: 討論區、社群網站、部落格、新聞

隨著時間靠近聖誕節,相信大家也開始煩惱要準備什麼禮物與朋友、同事交換。本次社群研究室調查網友們的討論,告訴你最雷的禮物是什麼!


 交換禮物 3年大調查─送價值不送物質

本次社群研究室調查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1日,台灣兩萬餘個網站中與交換禮物有關的話題進行觀測,首先告訴大家,除了馬克杯以外,下面網友最”靠北”的交換禮物選項,有沒有是你已經準備要買的!

 

網友負面批評之交換禮物項目泡泡圖

▲網友負面批評之交換禮物項目泡泡圖

20 大不要買的交換禮物

《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蒐集2014年至今、全台兩萬餘個網站中提到交換禮物的網路口碑,並以「不喜歡、爛、怕、雷、瞎、討厭、不想、地獄、犒盃(靠北諧音)、最差、無言、大哭、崩潰」等網友詞彙作為辨識「最靠北禮物」的方式,發現抱怨討論占所有禮物討論的百分比高達42%。以下排列出最為人詬病的前20大禮物選項:

▲負面禮物 聲量排行榜

▲負面禮物 聲量排行榜 (資料來源: 2014.01.01~2016.11.31)

從上方表格可發現,被網友抱怨最爛的交換禮物,大多數都是實用性質的禮物,是否因為送禮物的人,都假設送實用的禮物比較保險? 接著同樣用網路口碑分析來回答這個問題。

蒐集近期源自「送禮者」的網路口碑,觀察他們送禮物的考量,共取得300餘筆的意見,以內文分析法得出「實用」為最直接、一致的考量:

▲交換禮物 送禮者考量

▲交換禮物 送禮者考量

上述分析方法,藉著品牌端在社群網站中,以「如果要送禮,你會怎麼選擇」為題目詢問網友,利用簡單的詞語頻率計算就能發現「實用」最常被送禮者提到。而基於當下的時節,實用與「可以吃、冬天可以用、每天可以用」有關,具體網路口碑文字(參酌上圖節錄),可以驗證這個關聯。

雖然送禮時,大部分的人較常考慮實用性質的禮物,但卻容易被收禮者認為是無言、無聊、很瞎的,那是否應該要送「不無言、不無聊」的禮物?究竟要送什麼禮物,才能送到他們的心坎裡?

「與陌生人交換禮物(此類活動限制金額但不限定項目)」,這股從2015年開始在大學生間風靡的交換禮物活動,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接著讓我們來了解參加此活動的大眾追求的是什麼?

送什麼才好? 送「價值」、「驚喜」

社群研究室從大學生聚集的網站Dcard中發現,從2015年就有網友發起跟「陌生人」交換禮物的活動,使用線上表單,蒐集自願參加者的地址,再以隨機方式,把禮物寄給彼此。

蒐集源自這些「參加者」的網路口碑,共取得七千餘筆的網友意見,發覺除了「實用」之外,「有趣」、「驚喜」、「緊張」 、「興奮」 、「好玩」是他們參與陌生交換禮物的期待:

▲Dcard 陌生人交換禮物 討論數排行

▲Dcard陌生人交換禮物 討論數排行

陌生人交換禮物活動會在大學生之間如此流行,討論則數都有100則以上,恰恰顯現的是當下年輕消費者對於例行性節慶活動的「新奇感」期許與購買需求。社群研究室發現,交換什麼「物質」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送出什麼「價值」,如不無聊、有趣的「事」、「物」。

行銷洞見

參酌這次的社群研究室分析,大學生們嘴上不說,卻已經轉而選擇跟陌生人交換禮物,呈現出實用已經「不有趣了」 。這種現象,對通路、品牌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搭交換禮物話題便車,以「價值」促動消費者購買

各大通路、品牌若要搭上聖誕節禮物的話題進行議題行銷,在打出「交換禮物首選」、「別再苦惱聖誕禮物」的宣傳字樣時,背後的行銷對策應以「價值」取代「物質」作為促動消費者購買的原因。舉例來說,產品能不能讓送禮者在他的朋友/同事之間,博得「有趣、新鮮、新奇」的印象?

交換禮物品牌,爭奪提供「有趣、新奇」價值的話語權

高鐵跟通訊軟體Line有可能會成為競爭對手嗎?是的,當它們都在爭奪誰能提供「回鄉探望父母」此一價值的時候。也因此,當通路、品牌以「有趣、新奇、驚喜」的價值搶占交換禮物市場時,預期的競爭對手更會跳脫慣常的思路,如「主題派對、比賽或懲罰遊戲」等。因此,交換禮物,要送價值、不送物質。

送禮也等於犒賞自己:交換禮物的雙向商機

送物質,當交換不等價時,收送雙方既難過、又尷尬;送價值,如果有趣,收送雙方皆滿意。究竟什麼禮物可以讓人覺得「有趣、新奇」? 社群研究室給同樣身為上班族的你的建議是選擇「最能代表送禮者性格」的禮物:有什麼禮物會比起「將你的一部分送出去」還要有趣、新奇、真心?而對商人而言,這就叫做「犒賞商機:送禮物給自己」。

樣本與方法描述
本次調查以「交換禮物」為關鍵字查詢口碑資料,並以人工方式排除留言抽獎活動、保留網友原生口碑,並精選100則留言以上的文章串進行分析。以利取得較多元的看法、同時藉此排除極端意見。

社群研究員